
名医治疗口腔念珠菌病(鹅口疮)的验方老中医秘方专家名方
发布日期:2025-10-08 16:35 点击次数:91
清热泻脾散加减
组成:栀子 10g、黄连 6g、黄芩 10g、石膏 15g(先煎)、生地 12g、赤茯苓 12g、灯芯草 3g、甘草 6g。
功效:清热泻火,凉血解毒。
加减:大便秘结加生大黄 6g(后下);口渴明显加麦冬 12g、天花粉 12g。
2. 虚火上炎型症状:白屑散在,周围黏膜淡红,疼痛轻微,反复发作,伴口干咽燥、手足心热、舌红少苔或花剥。治法:滋阴降火,引火归元。验方:知柏地黄丸加减
组成:知母 10g、黄柏 10g、熟地 15g、山茱萸 12g、山药 15g、丹皮 10g、茯苓 12g、泽泻 10g、肉桂 3g(后下)。
功效:滋阴降火,兼以温阳引火。
加减:阴虚明显加麦冬 12g、玄参 12g;虚火甚者加龟板 15g(先煎)、鳖甲 15g(先煎)。
二、外治验方(局部用药增强疗效)1. 中药漱口 / 擦拭方硼砂漱口液
组成:硼砂 3g、玄明粉 3g、朱砂 1g、冰片 1g,研细末,每次取 1-2g 用温水 100ml 溶解,含漱或用棉签蘸取擦拭患处,每日 3-4 次。
功效: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,化腐生肌。
黄连解毒液
组成:黄连 10g、黄柏 10g、板蓝根 15g、蒲公英 15g,加水煎煮 20 分钟,过滤放凉后含漱,每日数次。
功效:清热解毒,抑制真菌繁殖。
2. 吹喉散剂冰硼散(经典成药)
组成:冰片、硼砂、朱砂、玄明粉,研极细末,吹撒于患处,每日 2-3 次。
注意:适用于实证热证,虚证患者慎用(含寒凉药物)。
三、名医经验方1. 干祖望教授经验方(耳鼻喉科专家)组成:黄芪 15g、太子参 12g、白术 10g、茯苓 12g、甘草 6g、黄柏 6g、苦参 10g、白鲜皮 10g、地肤子 10g。
功效:健脾益气,清热燥湿,适用于脾虚湿盛兼湿热型鹅口疮(多见于久病或免疫力低下者)。
思路:脾虚为本,湿热为标,健脾扶正与清热祛湿并用。
2. 朱良春教授虫类药应用经验对反复难愈者,可在辨证方中加入蝉蜕 6g、僵蚕 10g,取其祛风散结、调节免疫之功,增强抗真菌效果。
四、饮食与调护建议饮食禁忌:
忌食辛辣、油腻、甜腻食物(如糖果、蛋糕),避免助湿生热。
脾虚者可适量食用山药、莲子、茯苓粥;阴虚者可食银耳、百合、麦冬汤。
口腔护理:
婴幼儿奶瓶、餐具需彻底消毒;成人注意口腔卫生,避免滥用抗生素。
情志调摄:
心脾积热者需保持情绪舒畅,避免肝郁化火;虚火上炎者需规律作息,避免熬夜耗伤阴液。
注意事项鹅口疮(尤其是成人反复发作者)可能与免疫力低下、糖尿病、长期使用激素等因素相关,需结合西医检查明确病因,中西医结合治疗。
上述验方需根据年龄、体质、病情调整剂量,儿童用药需遵医嘱,避免自行服用苦寒药物损伤脾胃。
若用药 3-5 天症状无缓解或加重,需及时就医,避免延误病情。
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,以达到最佳疗效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